阪崎腸桿菌CDC3225-73ATCC菌種(又稱阪崎氏腸桿菌)是腸桿菌科的一種,1980年由黃色陰溝腸桿菌更名為阪崎腸桿菌。阪崎腸桿菌能引起嚴重的新生兒腦膜炎、小腸結腸炎和菌血癥,死亡率高達50% 以上。目前,微生物學家尚不清楚阪崎腸桿菌的污染來源,但許多病例報告表明嬰兒配方粉是目前發現的主要感染渠道。
阪崎腸桿菌的檢驗范圍:本標準規定了食品中 阪崎腸桿菌(Enterobacter sakazakii)的檢驗方法,適用于嬰幼兒配方食品、乳和乳制品及其原料中阪崎腸桿菌的檢驗。
一、設備和材料
除微生物實驗室常規滅菌及培養設備外,其他設備和材料如下:
1 冰箱:2 ℃~5 ℃。
2 恒溫水浴箱:44 ℃±0.5 ℃。
3 恒溫培養箱:25 ℃±1 ℃,36 ℃±1 ℃,44 ℃±0.5 ℃
4 天平:感量0.1 g。
5 均質器。
6 振蕩器。
7 無菌吸管:1 mL(具0.01 mL 刻度)、10 mL(具0.1 mL 刻度)或微量移液器及吸頭。
8 無菌錐形瓶:容量100 mL、200 mL、2000 mL。
9 無菌培養皿:直徑90 mm。
10 pH 計或pH 比色管或精密pH 試紙。
11 全自動微生物生化鑒定系統。
二、培養基和試劑
1 緩沖蛋白胨水(buffer peptone water,BPW)
2 改良月桂基硫酸鹽胰蛋白胨肉湯-萬古霉素(modified lauryl sulfate tryptose broth-vancomycin
medium,mLST-Vm)
3 阪崎腸桿菌顯色培養基。
4 胰蛋白胨大豆瓊脂(trypticase soy agar,TSA)
5 氧化酶試劑
6 L-鳥氨酸脫羧酶培養基:
7 糖類發酵培養基:
8 西蒙氏檸檬酸鹽培養基
9 L-賴氨酸脫羧酶培養基:
10 生化鑒定試劑盒。
11 L-精氨酸雙水解酶培養基
三、檢驗程序及操作步驟
1、檢驗程序見下圖:
2、 操作步驟
a. 前增菌和增菌
取檢樣100 g(mL)加入已預熱至44 ℃裝有900 mL 緩沖蛋白胨水的錐形瓶中,用手緩緩地搖動至充分溶解,36 ℃±1 ℃培養18 h±2 h。移取1 mL 轉種于10 mL mLST-Vm 肉湯,44 ℃±0.5 ℃培養24 h±2h。
b.分離
c. 輕輕混勻mLST-Vm 肉湯培養物,各取增菌培養物1 環,分別劃線接種于兩個阪崎腸桿菌顯色培養基平板,36 ℃±1 ℃培養24 h±2 h。
d. 挑取1 個~5 個可疑菌落,劃線接種于TSA 平板。25 ℃±1 ℃培養48 h±4 h。
e.鑒定
自TSA 平板上直接挑取黃色可疑菌落,進行生化鑒定。阪崎腸桿菌的主要生化特征見表1。可選擇生化鑒定試劑盒或全自動微生物生化鑒定系統。